首页

校园调教打耳光的小说

时间:2025-05-26 13:03:54 作者:经济随笔丨中国经济靠什么“顶住了压力”? 浏览量:14257

  近日,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公布。有一个细节:各方面谈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,不约而同地说到——中国经济“顶住了压力”

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,4月份,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、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,“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”。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说,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,“消费投资稳定增长、出口顶住巨大的外部压力保持增长”,中国经济运行“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内生动力”。

  有压力,是寻常事。如此强调“顶住压力”,又不寻常

  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,顶住了哪些压力?靠什么顶住了压力?顶住压力意味着什么?怎么继续顶住压力?如何把压力变为动力?——压力是测试题,检验着中国经济的韧性

  巨大的压力首先来自外部。这4个月,国际环境的急剧变化,有目共睹。很多分析者曾认为,到3、4月份,中美贸易遭受的冲击,就会体现在经济数据里。然而,我国货物进出口依然保持了持续增长,4月份同比增长5.6%,1—4月份同比增长2.4%。

  外贸稳住,殊为不易。靠什么?

  一靠多元化。尽管对美贸易出现下滑,但对东盟、韩国、日本、中亚五国出口快速增长,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进出口加快。这边不亮那边亮,一边不亮多边亮

  二靠及时应变。特别是民营外贸企业,看数据,增长在加快;看过程,应变是常态。供应链出现波动时,拼的是调整能力。历经几十年风雨,中国外贸企业是应变的“老把式”

  三靠坚实基础。我国产业体系完整,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。遇到变数大的外部冲击时,腾挪的空间大,抗压的韧性强。“压舱石”分量重,大风大浪里的船,才稳得住。

  中国经济的“外”与“内”,从来辩证统一。“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”,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关键要求。外贸能顶住压力、稳住局面,不只是靠涉“外”的努力,更根本的,还是靠“内”功。

  国内需求不足也是一种压力。压力,正在被转化成拓展内需空间的动力。多方努力中,特别要说说“两重”与“两新”,一个分量重,一个新意足。

  “两重”——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,从去年春天起步。“两重”聚焦发展急需、常规手段解决不了、多年想办而未能办、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。去年,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了1465个“两重”项目,今年刚4个多月,资金已安排了近5000亿元。

  钱投下去,项目建起来,“扩内需、稳增长、惠民生”,作用已显现。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、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城市地下管网、“三北”工程等,既体现国家意志,也增进民生福祉。干一件,成一件,体现着顶住外部压力,“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”。

  “两新”——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,今年继续加力扩围,焕发了消费活力,也拉动了投资增长。广大消费者“用脚投票”,参与度很高。到“五一”长假结束时,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,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卖出了5500万台,手机等数码产品卖出了4100万件,1.2亿人次的消费者享受了以旧换新补贴。

  “1.2亿人次”,对于扩内需来说,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。

  中国经济,像个很有劲儿的弹簧。压力越大,弹起得越有力。今年以来,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经济数据,普遍向好。这为继续顶住压力、始终在风浪中“办好自己的事”,提供着持续输出的新动能。

  中国经济靠什么“顶住了压力”?党的领导,制度优势,超大规模市场,亿万人民创造,这是根本。

  前4个月“顶住了压力”,并不意味着可以松口气了。困难与挑战,仍然摆在面前。复杂严峻的形势,还将长期存在。

  顶住压力,从来是中国经济参与者的必修课。

  顶住压力,没有一劳永逸的“一招鲜”,得守正创新,不断拿出管用的好办法。

  顶住压力,不是被动死扛,而是主动向新向前。

  (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铁路部门加开高铁列车 看“中超”更便捷

大学期间,周舟来到江南丝竹馆实习,与陈建中老师合奏,师徒俩从那时便开始惺惺相惜。陈建中评价周舟很“踏实”:“他是科班出身,但是即便是规模很小的演奏,他也会主动提出要上台,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。”多年后,周舟担任太仓市文化馆副馆长,与陈建中再次合作,将多个异地的江南丝竹乐团组合在一起,办起了“江南丝竹传承音乐会”。至今,他们已成功举办八场音乐会,每一场合奏都是一次心灵的共鸣,不仅展现了江南丝竹的魅力,也为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安徽蚌埠发生交通事故致3死3伤 肇事车辆驾驶人已被控制

11月9日电 综合报道,当地时间8日,以色列特拉维夫马卡比足球俱乐部的球迷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遇袭击,导致数十人受伤。事发后,以色列方面组织商用飞机接回部分滞留在当地的以色列公民。

2024全国U21青年篮球锦标赛男子组决赛在重庆万州举行

他表示,国家体育总局未来将进一步扩大科普宣传范围,丰富宣传渠道和平台,广泛推广科学知识,在新媒体领域进行深入拓展,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模式,让更多的青少年受益。体育部门将强化“奔跑吧·少年”等示范活动引领作用,激发青少年走出教室、奔向阳光、涌向操场,让他们愉悦地奔跑、跳跃、活动,真正体验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,增强体质,挺直脊梁,塑造健全人格。

助力健康中国 上海九三学社调研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

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表示,75年来,罗中持续推进双边关系,传统友谊日益深化。罗方愿加强罗中各领域各层级交往,造福两国人民。

欧盟对伊朗国防部副部长等实施制裁

近期,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课题组基于对103个国家714位外国旅客的调研,发布了《外国旅客在华支付体验实证研究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随着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加快落地,外国旅客在华支付体验持续改善,98%的受访外国旅客会向朋友推荐来中国旅行;86%有过来华旅行经历的外国旅客认为在华支付体验更便捷了;更多外国旅客入乡随俗,大部分体验过中国移动支付,用过支付宝的入境旅客中,近97%还会推荐朋友使用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